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经过多年的思考,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马斌创造性地提出了“物型课程”的基本概念,其内含: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科文化、格物文化四大校园文化,将校园建设与教育价值、课程开发、学科文化、专业创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了传统的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学生学习的新视野、新空间。
地表文化主要指校园地面表层所呈现的赋予课程意义、教育文化的物型资源。地表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强调宇宙自然与人同根相似、物我一体。地表文化倡导的是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中认识和探究自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马斌处长提出的地表文化建设的体现在:一、校园规划,在校园建设中,突出自然山水的生态布局,微山微水的校园是让人心灵放松的港湾。“山”要有立体感,高低错落有致;“水”要有灵动美,河塘水映天。无论是“山”还是“水”,都要强调原生态的建设。二、植被配置,树木是最具人文意象的植物,让每一种植物都成为知识源。植被配置应做到丰富而有意境,使教育能触及学生灵魂深处。在寓意上,校园内要栽种深具人格意象的树木,如柳梅松竹等,形成室外植物与室内教学内容相通相接的情境。在质态上,要有大树、老树、高树,隐现的高远、沧桑和质感,将人的思维引向苍穹,走向高远。在意境上,或以带状突出林荫大道的“线感”,如樱花大道、银杏大道等等,或以面状寻求林木簇拥的“块境”,如桃园、杏花村、梅花圃……学生徜徉其中,在梅花圃里咏梅、在桃园中赏桃花,那是唯美的一种教育意境。三、铺装技巧,广场是校园最大的圣地,校园景观道路设计的知情意行。改变广场材料,少用花岗岩、大理石,选用增强地面柔和度的铺设材料。不一定是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可以有局部的“跃层”,形成不同的层次。增加绘画、雕刻、组装的图案,如地图、书法及学科知识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校园之路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之路。路林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画意,更有诗情,师生徜徉其中,感受校园生活的温馨。四、景观小品,可以彰显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文化深度。马斌处长赞誉中央路小学环境布置有书卷气,将石鼓放置在鱼池中,很有创意。石具要有厚重感、和谐感。家无石不安,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一块好的石头切合地置于校内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校园要有学生自助式书亭廊架,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读书,是学校内涵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