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在玄武区体验调研视导中喜获好评

  • 发布时间:2022-02-12 12:46
  • 发布人:夏钱敏
  • 作者:芮   莉
  • 浏览量:12415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加大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力度,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艳丽老师于15日对央小进行了细致、系统地教学专项视导。张老师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调研了学校“双减”背景下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作业研究、学科活动、课后服务、幼小衔接等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近一个学期的音乐适应性学习,让小秧苗们在音乐课堂中逐步养成歌唱、聆听的良好音乐学习习惯。趣在歌唱,生动感知,唱出情趣、表达智趣,本课时教学通过诵读儿歌、模仿小猴子动作、歌唱小猴子吃桃、翻跟头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表现小猴子的可爱、灵活的形象特点,体验音乐的灵动性。通过听赏、演唱及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及关爱。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并且长期在学校的特色课程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习。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艺术符号。本课通过对中国著名年画产地年画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对比、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直观了解年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印制木版年画,体验多元表现形式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感受年画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组长谷茜老师立足“幼小衔接”,介绍音乐学科入学适应的多样化育人活动:“云聚心连”线上学、“我与管乐零距离”、“小步走路121”、“童心向党百年礼赞”、期末适应性嘉年华价……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努力将幼小衔接的提质增效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为儿童积极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美术组长文清老师立足“双减”课堂,介绍美术课堂提质增效的新举措。课堂评价改革:用欣赏式评价,小组式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从评价中得到收获和自我肯定;跨学科教学探索:语文美术学科融合的教学展示课《生命中的爱》、综合实践与美术融合的教学展示课《锦灰堆》;美术拓展课程:绘本、手工、泥塑、书法、篆刻等;创新作业形式:与语文学科联合设计的《冀中的地道战》、《秋叶与汉字的约会》……力图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教研员张老师对央小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老师认为音乐课能从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出发,在课堂上注重对起始年级孩子歌唱、听觉、习惯的培养,有教学目标的任务驱动,强化内心体验,孩子在课堂中能够很好的听音乐指令完成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张老师称赞美术老师专业能力强,课堂严谨认真、井井有条,分步骤设计课堂作业,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有效引领学生学生通过印制木板年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美术课堂的乐趣。

  此次区体验调研视导,促进了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管理。央小将继续着眼学生身心健康和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务实的精神聚焦“双减”,从而真正实现“减负”与“提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