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问题”男孩真的有问题吗

  • 发布时间:2015-09-20 14:21
  • 发布人:
  • 作者:系统管理员
  • 浏览量:16838

“问题”男孩真的有问题吗

班上的“问题”男孩

2010年的秋天,刚送走一个毕业班,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想着上次教一年级还是十年前的事情,我的内心还是有一丝忐忑,就连上课时该用怎样一种语气我也有些拿捏不准。好在班上这群孩子看上去很可爱,男孩子机灵帅气、女孩子水灵秀气,想到他们比我儿子就小这么两岁,我越发地喜欢他们,打从心里想疼爱他们。一个月不到,女孩子还是那么乖巧可爱,可那些男孩子个个都是“小魔鬼”:

小T,剪着可爱的西瓜头,大大的眼睛,很帅气。看他第一眼就觉得他特别像快乐男生里的王栎鑫,特别惹人喜欢。可他的行为和可爱的相貌总是不相符合。下课时你会看到他不是在走廊上打滚就是趴在楼梯上行走,上课时就啃着铅笔头望着窗外。每天早上那一身干净漂亮的衣服到下午放学时总是脏迹斑斑,有时甚至绽线开口,挂着布条。

小F,他的座位是班上最好找的,因为他的座位周围的地上总是堆满了各种书、衣服、废纸、书包等。东西掉在地上他就像没看见一样,照样干他自己的事。有时候小朋友从他座位旁边走过不小心踩到他的衣服,人家很抱歉的对他说:“对不起。”你猜他怎么回答,他说:“没关系,你再踩一下。”是不是叫人跌破眼镜。一进入冬季,他的鼻子上就挂着两条长长的鼻涕,这两条鼻涕虫成为了他的“武器”,他用它喷人,连别的班的小朋友都要躲的远远的。上课时,他总把椅子当成沙发,恨不得躺在椅子上。

小Y, 皮肤雪白的漂亮男孩,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级时,钢琴就已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十级。在你眼前,他是标准的好孩子,坐的直,守纪律。可只要你1秒看不到他,他就打别人一下,挠别人一把,惹得别人哇哇叫。

小D,班上他个子最高,看上去像个四、五年级的大孩子。你天天都能听到的汇报里总有他的名字,不是打了这个,就是打了那个。批评他时,他总能说上一大堆的理由,却从不会承认自己有错。

小S,班上他穿的最少,即使是寒冬腊月,他也就穿一件长袖T恤。上课时,无论你问什么,他都直接回答,从不举手。

小A,他想听的话,他才愿意听。如果他不想听,你讲多少遍,他都听不见好像耳朵里塞了棉花。考试时认真做能得100分,如果他不想做,倒数第一一定是他,不仅如此,还会为了捡橡皮、尺子之类的东西在地上爬来爬去,影响别人。作业画的很快,对错书写一概不管。但当班上拖把找不到时,他一下子带来两个。

小Z,班上属他跑的最快,走廊上能看到他跑,操场上能看到他跑;上厕所跑着去,倒垃圾跑着去;交作业跑着去……跑着撞到人,跑着撞到墙的事时有发生,下巴,脸上都因此缝了针。

小H,上课发言时声音像蚊子哼,嘴巴张不开,总把“老师”说成“老丝”,所有的翘舌音都读不准。在老师面前,老实的不得了,可老师不在时,做鬼脸、哄闹总少不了他。

……

问题在哪?

我校是一所小班化学校,全班28个孩子中15个是男孩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良好习惯的缺失,以自我为中心,讨厌纪律的约束,缺少认真的态度,害怕吃苦,没有责任感又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每天上课,我都会手拿教鞭在他们中穿行,一看到谁“动手动脚”就要及时提醒。看到谁开小差还得提高音量。一堂课上下来真是身心俱疲。批改作业更是生气,没有几个男孩子作业能一次过关,总要擦掉重写。有的擦得快重写的也快,可就是不见质量有什么提高。教书育人19年,我从没有感觉到这样的无力,现在的男孩子怎么了?他们真的有问题吗?

(一)性别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男孩与女孩的大脑之间差别至少有100多处。

1.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流经小脑的血量更多,这些因素是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从肢体运动中学习。

2.男孩的胼胝体与女孩的体积不同,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以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时只能做一件事。

3.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特别敏感。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所以用听课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时候,男孩就没有女孩的效果好。男孩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以便激发大脑学习的积极性。

4.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

5.男孩的额叶没有女孩活跃也没有女孩发育的早,所以,男孩容易作出冲动的决定。这种冲动,会使男孩在进行户外独立学习时效果更好。而我们是让很多孩子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学习,男孩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6.女孩大脑中主要的语言中心,发育得更早更发达。女孩还拥有更多的雌激素和后叶催产素。这些化学物质直接影响语言的使用。男孩则具有更多的睾丸激 素与后叶加压素。导致男孩在静坐或谈话时的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自然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男孩脑中学习的那个键,常常通过行为反应、等级竞争和攻击性培养起来的。

7.在完成任务的休息时间,男孩的大脑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使自己恢复、补充能量后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这种对男性大脑的活动至关重要的睡眠状态很可能在教室里酿成大祸。大部分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停止做笔记或睡觉,或者以摆弄铅笔或坐立不安等方式进行自我刺激的学生都是男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清醒以便继续学习。

8.男孩的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孩少15%,这种结构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因此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很好,此时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佳。大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的主要反应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课堂上容易发生更多的违纪问题。

原来,男孩子没有问题。也许他们不像女孩子那上课专心,下课不追跑;不像女孩子那作业认真细心;不像女孩子那样遵守纪律,会以身作则等等。那是性别赋予他们的差别。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可爱,他们诚实直率,有什么说什么,不会遮遮掩掩;他们有力气,班上拿牛奶、抬饭箱、拖地、倒垃圾、都是他们干;他们不记仇,你这边刚批评完,那边他就笑嘻嘻地和你问好;他们最热心,路见不平总要拔刀相助……换个角度看他们,那些缺点不也正是他们的优点吗?不正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么?

(二)男性榜样的缺失,男孩不再男孩。

“一个人性别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男孩子要从榜样身上学习宽广和包容,学会坚强和果断,感受男子汉的气质,学习成为一个男人。因此,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正确的男性榜样,将会给男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父亲是男孩子一生中第一个榜样,也是最重要的榜样,但现在,父教缺失的现象在当今的中国城市中还是很普遍的。

案例1:我发现小T每次回家写的作业都很认真,特别是写话,篇幅很长,内容清楚具体。可在学校写的写话呢,不仅短,而且很多句子都读不通。于是我把小T找来询问,“回家完成的日记是你自己写的吗?”小T回答:“是我说,妈妈写的。”我好像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我找来小T的妈妈,交流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小T妈妈告诉我,每天她都陪着他学习,写的不好的地方就帮他擦掉让他重写,写的不对的她就告诉他答案。他不喜欢看书,她就读给他听。在感叹她体贴入微的同时我不禁要问,这样“浇灌”下的孩子还会自己学习吗?

班上每次开家长会,来的80%都是妈妈。不少年轻的父亲由于过大的生存压力,或者由于自己心智的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承担父亲的职责。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是妈妈陪伴。

案例2:家访去了小S,离开时正是晚饭时间,小S和家人热情地邀请我共进晚餐,我谢绝了。正要离开时,小S突然大声地哭叫起来。他的妈妈、外公都没有办法劝阻。而我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显得这么苍白无力。小S的父亲因公牺牲,他至今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小S的妈妈总觉得他很可怜,亏欠他很多。从小到大,哭叫已经成为他一种,战无不克、攻无不破的武器。在他的哭叫声中,我硬着头皮离开了他的家。我想,这大概也是他第一次尝到哭叫的失败。

……

男孩子在从出生到入学,和女孩子相比,受到更多地照料和过分地呵护。家长在担心孩子喝水别烫着,吃饭别噎着,走路别摔着的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要帮助他们辨别什么是关怀什么是过度呵护。男孩子的家长不仅包办生活,而且连学习也一并包办。因此他们吃的苦太少,不知道还有纪律、要求,没有规则意识,家长缺少孩子习惯培养的意识,总能没有原则的轻易地就原谅。

 

出路:因性施教,为男孩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一)依据男孩的生理年龄特点,适当降低男孩子的要求,保护男孩子的自信心。

研究表明,女孩的神经系统整体比男孩成熟得早一些,她们的手眼协调动作更灵活,更准确,平衡性也更好,在男孩写字还歪歪扭扭的时候,女孩早就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了。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2006年,美国心理卫生研究所的15名神经系统科学专家组成的一个专家小组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该报告详细记录了大约2000个4~22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的大脑中,很多区域的发育顺序和速度都不相同。“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比我们想象得更大。”因此,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书写、口头表达、课文背诵等某些方面适当降低对男孩子的要求,让他们也常常有成功、进步的体验。保护男孩子的自信心,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用男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男孩子的大脑及其兴奋,需要更多的触觉型的体验,更适合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男孩子的大脑是一个美丽的连接迷宫,正等待着连接数字、距离、大小、方位和方向,更适合深度的学习;男孩的思维充满好奇,富于创造力。课堂上教师适当引导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游戏体验来进行学习,能够提高男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实录——认识珍珠鸟的外形和习性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作家,他也姓冯,叫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从小喜欢,文学。主要的文学作品有《雕花烟斗》《神鞭》等。冰心奶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读过很多冯骥才的作品,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的光彩照人,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冯骥才的这篇《珍珠鸟》。一起读课题。

生:《珍珠鸟》。

师:从珍珠鸟这个名字,你们猜想中,这是一只什么鸟?

生:像珍珠一样的鸟。

师:十分美丽的鸟。

生:像珍珠一样珍贵的鸟。

师:让我们轻轻的打开书,翻到《珍珠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并且圈画出生字词,默读课文,开始。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刚才画出的语句。

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从这段文字,我们感觉出,珍珠鸟怎么样啊?

生:感觉到珍珠鸟很可爱。

生:珍珠鸟很可爱。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只鸟。你能在这几只鸟中把珍珠鸟找出来吗?你们的桌上都有图片,请各个小组开始找一找。

生:小组活动,找出珍珠鸟。

师:找好以后拿出来,拿在手上。这就是珍珠鸟。他喜欢生活在密林深处,有人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准的找出来呢?

生:因为我看见珍珠鸟的后背上有珍珠似的白点。

生:因为我看见它红嘴红脚,而且好肥。

生:它身上有灰蓝色的毛。

师:看样子,珍珠鸟的样子已经完全地映在你们的脑海中了。让我们把这段话一起读一读。

课文中描写珍珠鸟的语句是在第3自然段,但教学时我们将认识漂亮、可爱的珍珠鸟这个教学环节提前。因此从读课题开始,就让学生揣摩珍珠鸟这三个字,猜想珍珠鸟什么样?从鸟名入手来想象鸟的样子,帮助学生建立文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了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接着让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珍珠鸟的语句,通过反复品读感受珍珠鸟的可爱、漂亮。最后通过游戏活动——找珍珠鸟的方式来完成整个这个部分内容的学习。当老师出示各种鸟的图,宣布各小组从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鸟的照片中找出珍珠鸟的活动时,每个孩子都跃跃越试。最后一问:“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准的找出来”,将图文结合,使文字立体了,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珍珠鸟的认识,相信“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有珍珠似的圆点”这样一个珍珠鸟已经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可以点击男孩子脑中学习的那个键。

(三)完善评价机制,不给男孩贴标签

传统的读、写、做作为测试重点,更适合女孩发挥,对更擅于动手操作、逻辑思维等能力的男孩来说,却是“短板”。毫无疑问,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男孩正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和身心疲惫,最终在女孩面前一败涂地。因此,很多男孩子被无情地贴上了“笨”“呆”“学习不好”“差生的标签。这种失败性的评价很有可能成他们终身性的自我评价,这样的男孩子学习不好看成了“命中注定”,从而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个分数和素质并重的时代,“考什么教什么”依然是不少学校屡试不败的法则,“以考代评”仍然是不少学校全部的学生评价,我校作为小班化实验学校,自2009年以来,认真反思了当前压抑儿童自由充分发展的各种评价积弊,大胆进行了小班环境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项目的校本创新实践,探索并实施一系列“阶梯评价”,在“学业评价”之外为全校师生开辟了一条通向全人教育、自能发展的道路。

1.设立并实行分段引领、自我激励、自能发展的人格评价“中和奖”。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师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于2009年设立了“中和奖”。 “中和奖”是一个对学生采取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性综合性评价体系。一、二年级学生可以申报“自理小娃娃”中“礼貌、守时、安全、爱眼、进步、友爱、午餐、劳动、环境、智慧”各个奖项;三、四年级学生可以申报“自尊小主人”中“自学、时间、阳光、运动、节约、礼仪、进步、动手、爱心、爱校”各个奖项;五、六年级学生可以申报“自立小能人”中“进取、协作、劳动、形象、爱校、环保、发言、服务、创意”各个奖项。小学六年期间,累计获奖达到五项为“一星健康学生”,十个为“二星健康学生”,依次类推,获得二十五个及以上单项奖的学生为“五星健康学生”。每一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划自己年段目标,主动发展。

2.探索自主选择 、全体参与、互动分享的“阶梯阅读”。

《读书存折》是校本“阶梯阅读”手册。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芮琼老师这样评价我们的“阶梯阅读”:“《读书存折》是教育者智慧的结晶,更是教育者爱心的彰显,是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儿童情境游戏。”轻轻翻开《读书存折》的封面,里面是老师们精心为每个年级学生推荐的经典书目,分为班级共读书单,教师推荐书单和自由阅读表单三部分。在这里,《读书存折》不是用来存钱的,而是用来存读书点数的。读完一本班级共读书或教师推荐书,就可以由老师为你存入5个点,自己选读完任何一本图书也可获得2点存款。记录下读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还可以获得利息。例如完成学习单可以支付1点利息,完成读书笔记可以获得2点利息,上交仿作、创作、分享、心得等作品,或在班上做读书交流,可以获得5点利息。累计达到九种积分20点以上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小读者、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的阅读存款;累计积分超过100点可以获得开卷有益、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认证。《读书存折》和它特有的评价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每一个孩子的欢迎,让学生找到了读书思考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了分享的话题,亮丽了孩子们的童年!

3.实施有限引领、自主设计、个性展示、分享成就的“学年发展档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大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本精美的,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学年发展手册”——《我的成长档案》。《我的成长档案》更关注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发展,“每月亮点”“我骄傲我自豪”记录了孩子点滴的进步和收获;《我的成长档案》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我真开心”“我的烦恼”“家长语录”贴近了孩子的心灵;《我的成长档案》更凸显孩子的个性,“片言稚语”“小问号”“艺术展览箱”“品味书香”等为孩子提供了展示的空间。由学生自己从一年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凡是内容丰富、认真完成、设计精美、个性突出、共同参与的学生可以申报十佳作品,当然如果你在材料搜集与整理方面突出的话可以申报最佳材料收集奖,如果某一栏目设计制作与众不同可以申报最具创意奖,彰显个人特点的档案可以申报最具个性奖。每个年级由15名学生和4名教师组成评审组,对申报作品进行投票,根据票数评选出十佳作品奖和各单项奖。

4.开办强化自我教育、同伴影响的“善爱银行”。

学校将银行运作理念导入志愿服务活动,以“存的是奉献,储的是爱心”为宗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善爱实施纲要》为标准,建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多元的善爱评价体系。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强化孩子做好事的意识,激励学生从点滴积累的实际行动中提高自身善爱素养,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培养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大队部为“善爱银行”的总行,负责制定了储蓄内容及分值和储蓄操作规则,各中队(班)为“善爱银行”的分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删减,以求得最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各分行组建若干储蓄小组,推选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的同学为储蓄小组长,每个学生都是储户,拥有单独的账户,每个帐户有50分的储蓄币为开户基金。只要是对少先队员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有利的方方面面的事情,经各班银行工作人员检查验收后,都可在“善爱银行”各自的户头里存入一定数量的善爱币(积分);凡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切行为,经本班银行工作人员的考核后,都要在相应的户头上扣去一定的善爱币(积分)。学期结束,总行将根据“善爱账册”中的分值进行考核,评出“文明示范班”、“十佳善爱素质标兵”、“十佳善爱素质进步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认为:善爱银行有很好的宗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心和奉献”;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基于儿童心理需求,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有吸引和促进作用;重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从小事做起;有具体的操作体系,便于实践;有良好的显著效果,那就是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优化了同伴的积极影响。这是小学生德育以至整个教育的好办法。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对于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的男孩,却要求他们保持与女孩一样的规矩,不要打打闹闹。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8小时课,这是一种摧残。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制度,秩序、纪律是刚性的法则,显而易见的,这些法则与男孩子的天性是格格不入的。

关注差异,也许有问题的不是男孩子。改变我们自己,创造适合每一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