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首先,由许婧老师和四(5)班的孩子共同展示研究课《加法运算律》。课前,许老师精心设计预学单,让学生以个人自组织学习的方式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课上,许老师引领学生采用了团队自组织学习的方式,在小组互学和全班共学中亲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全过程。许老师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规律,并尝试着对规律予以解释和说明。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寻找多种表征方式,从不同角度展开推理与联想,有的根据加法的含义,有的借助直观操作,有的联系生活实例,或借助几何直观,既加深了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又锻炼了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接着,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杨飞老师赞赏上台发言的同学,有样子、会表达,能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式有效表述对于加法运算律的猜想与验证;汤炜老师点明了本节课的明线与暗线:明线是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暗线则是加法运算律中蕴含的“变与不变”的数学智慧和思想;谢辉老师认为许老师教学中关注前后知识的勾联,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进而建立加法运算律的模型……
央小的“自组织学习”研究与区域“社会化学习”研究有许多融通之处,因此,学校邀请了张齐华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姚晶晶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且行且思——关于社会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姚老师指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应发挥孩子在团体中的作用,创建学习共同体,将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进阶为社会化素养。姚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从学习单的设计、学习共同体的培养及学生的深化质疑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讲述如何有效开展社会化学习。姚老师生动的讲述让全体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化学习的魅力。
最后,张利洁副校长对本次数学组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希冀,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将社会化学习研究与自组织学习研究进行有效融通,把握数学教学本质,既关注学生的社会性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针对学情、班情,探索自组织学习模式下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