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玄武区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央小举行。
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玄武区三、四年级的全体语文老师外,还特别邀请了华师大刘濯源教授、江苏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博士、南京市小培中心谷力博士、区教师发展中心丁青校长、小学语文教研员黄雅芸老师等参加。
活动中,北小阳光分校的郭禹伯老师与我校曹疏春老师分别执教《番茄太阳》。虽然是同一教材,但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的精彩演绎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郭老师的课从引导学生怎么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读中学会阅读的方法;曹疏春老师的课则让学生在多层次的“读”中主动去发现、去思维。课堂最大的亮点在于: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让作者、学生的思维更加直观、可视,让学生新知的建构更加完善。
接着,进行了教学沙龙。两支执教团队就两节课的教学设想、对新方法的解读谈了各自的看法。林虹校长以“左岸右岸”为题,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央小在探索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教学中的理论探索和困惑与思考。然后,刘濯源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对两节课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开发学生心智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充分肯定。最后,江苏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博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出: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整体性、有序性、选择性、创造性的思维;对学生,要关注关注思维整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思维,领着学生有所发现;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引着孩子由表及里;关注思维创造性,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流连忘返。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在专家引领下,将“思维可视化”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做法,探索了一条小学语文课改新路,给语文教学一种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