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5月5日下午,中央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五楼阶梯教室,开展本学期第四次线下校本研修活动。本次研修聚焦幼小衔接,围绕“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这一主题,一年级教研组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适应性阶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一年级的徐静老师执教了第二册的识字8《人之初》。这是一篇识字课文,课文内容选自《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但生字较多,在理解上给一年级的学生带来了挑战。课堂上,徐静老师从课题入手,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商标、倾听小故事、对比观察、自我归纳等多种识字方法,带着孩子们读准字音,读通短句,整体探究课文的意蕴。本节课中,徐静老师还大胆地鼓励学生归纳方法、迁移所得,在学习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尝试理解第二福分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将理解加以运用。最后抓住汉字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内化背诵。
随后,语文组的老师们结合本次研修的主题,从低年段学生识字写字方法的有效性展开了研讨。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徐静老师课堂中多种方法的“适当选择”,尤其认同依托具体情境、联系儿童实际生活的识字策略。老师们提到,徐静老师关注儿童“元认知”,从儿童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紧扣汉字音形义,多样适切的识字方式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自主识字。
交流过后,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刘颖老师结合此前的实践,向老师们介绍了幼小衔接阶段一语组在教学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如利用“古诗小书架”“古诗背诵表演”“古诗大转盘”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攻克古诗记忆难关,树立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更拉近了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再如,利用“亲子阅读”“自主阅读打卡”“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引导孩子有步骤有层次地过渡到独立自主阅读,爱上读书这件事,巧妙地带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一颗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初心,一年级语文老师将永远行进在教研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