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读《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有感

  • 发布时间:2015-10-13 19:58
  • 发布人:
  • 作者:杨 洋
  • 浏览量:17051

读《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有

                                                 

这个暑假,我认真拜读了由雷玲老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语文卷)》这本书,可谓受益匪浅。

全书分为 “品味细节的精彩”“教法的完美与缺憾”“经典课堂反思与升华” 三篇。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于永正、贾志敏、孙建锋、薛法根、孙双金等耳熟能详的特级老师的经典课堂教学的片断或实录呈现在我面前, 真是名家荟萃,犹如走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每个片断、是路的后面还有听课专家、一线教师的赏析,有的章节兼有执教者的“名师反思”。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真应验新课标倡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不需你去细读内容,只要你打开目录,便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你看那些赏析文章的标题:《“片言只语”总关情》、《因为刻意,所以遗憾》、《用诗情召唤诗情》、《触摸文字的温度》等,无不让你怦然心动,夺人眼球。“名师反思”的篇目如《好课像登山/孙双金》、《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王崧舟》、《生命中那条难忘的河/张祖庆》等,单单这些温馨的标题就足以激起你强烈的阅读兴趣了。

书中的内容更是字字如珠玑,句句如佳酿,篇篇似琼浆,既让人如醉如痴,又让人醍醐灌顶。品读这些文字不仅让我得到教学上的提升,更让我得到精神上的陶冶。

其中“品味细节的精彩”一篇,让我感悟到细节,能彰显教学的智慧。名师们一句无心的话语,一次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无不反映这大师们的教学水平,折射着大师们的教学思想,表达着大师们的教学风格。这些教学的智慧无不在细节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教法的完美与缺憾”一篇,则让我明白,方法,即教者的思想生成点。其实,教育并没有捷径,名师们只不过是想法设法利用各种方法达到“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功效”应验着“熟生巧,巧生华”古语秘诀。名师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或许我们会成功,或许我们会失败,但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教学的趣味自然就会生发出来,就能带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经典课堂反思与升华” 一篇,则让我深谙反思,是推动我们前进的车轮。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的 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一个教师如果只读书、教书,不反思,不树立自己的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长。成长=经验+反思,这是名师们成为名师的共性。

印象最深的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长相思》教学谈——《情读中的想象与追问》。王崧舟,这位栖息在“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课堂上那荡气回肠的美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把我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王老师大胆的构课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整堂课王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一、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这一环节,学生度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课堂上17次传出朗读的声音,学生还有7次资助阅读,一次默读,生这么充分的朗读中,在老师行云流水般的引导下,学在的语言沉淀了,精神宣泄了,情感迸发了,可谓一气呵成,毫不矫揉造作,教于无痕。二、想----“行”在征途,心系“故园” 。老师围绕“征途”和“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词人“身”“心”分离的情感。通过想象,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仿佛看到了三四百年前词人在征途上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情形,“进入了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语言和精神得以同构共生。这样的设计可谓大胆、大气。课上到这里,我们已经非常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了,文章自此已可画上句号了,但王老师的第三环节的设计,又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更深的情感世界。三、问----问君何事轻别离 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追问纳兰德性,使学生对“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体验的“乡愁”越来越浓。而纳兰德性的反问则使其情感得到了升华,一个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形象鲜活地生成在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中。整个课堂教者教的酣畅淋漓,学生学得酣畅淋漓,听者听得酣畅淋漓,真是一大享受。

此外,书不读熟不“开讲”——特级教师于永正《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赏析、 教坛新秀张祖庆执教的想象作文《亚马孙河探险记》、江苏青年名师邬建芳老师执教《再别康桥》、孙双金老师执教《二泉映月》及其评析等,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另外,这本书还集中了十位名师的课例和他们的反思。特别是他们的反思,站在理论的高度来分析自己的课堂。不管是成功的一面还是不尽人意的地方都被自己一一剖析。纵观他们的反思,既有温度,又有高度,更有深度。联想到自己平日的反思,真是肤浅之至。在惭愧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着他们的反思,揣摩着他们的思路,学习着他们认真钻研探究的精神。其实,反思他们的教学技巧也好,教学智慧也罢,我认为一切就有源,即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有一个热爱学生的品质,务实求真的态度,深挖教材、开发资源,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只要做到这些,才会使我们的老师尽快地成长起来,一个日臻完美的课堂也才会生成,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对于名师,我们便不再仰视,更不觉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