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10月26日,午后阳光洒进央小五楼阶梯教室,语文组全体教师又双叒叕地相聚在一起,和三(5)班的学生们一起开展主题为《把文言之脉,品古文之韵》的三年级语文校本研修活动。
活动伊始,陈琳老师给大家呈现了这一节精彩的展示课。陈老师笑语盈盈,亲切温和的语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也读得有滋有味,学得兴致盎然。
小学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学习存在显著的差异,文言文中存在的生僻字,古今含义不同的字,与白话文有较大出入的语法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学习难度。同时,文言文的断句和停顿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文的读音有所不同,学生朗读也有一定难度,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产生畏难的情绪。课堂上,机智的陈老师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比较现代文版与古文版两种文本语言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初步感受文言文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特点。在读准字音的环节之后,陈老师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读通句子,把握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触摸和感受文言文所独具有的文化魅力,去感受这种语言现象的别具韵味之美,从而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热爱文言文的种子。
研究课之后,教学经验丰富的佘老师,就“小学文言文教学路径和策略”的研究与在座老师进行交流。佘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结合陈老师的课例对帮助学生化解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走近文言文,主动学习甚至爱上文言文做了高质量的引领汇报。
参加研修活动的老师们深受启发也侃侃而谈。徐静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教学手段多样,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通过逐步出示生字、词语、短语、句子引导学生渡过难关,从易到难,再到有节奏地读,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摆渡人”。
张敏老师评价陈老师的课堂,深度挖掘文本, 把握住了文言文的重难点,借助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教给学生利用插图和注释、抓住关键字词等方法理解文意,是位智慧型的老师。
袁卓然副校长对本次三年级组老师们活动给与高度评价,三年级组老师们紧扣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特点,在学生与文言文“初邂逅”的重要时间点,通过一系列方法呵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关注到文言文、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关注到学生对注释、标点的运用,关注到文本、故事与内涵之间的联系,紧扣学情展开了教学设计。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央小的老师们通过今天的研讨活动,更精准地把握统编教材文言文编排的特点,探究更好的文言文教学路径和策略,引领学生学好文言文,爱上文言文,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双减落地。